吳  漢  霖   NG HON LAM 
關於 About 作品 Portfolio 資料庫 Archive 消息 News
簡介
About
吳漢霖(1949~2022)

1949 年出生,屬戰後嬰兒潮一代,熱愛電影、攝影、文學,中一年級開始學習攝影,曾從事平面設計、義務攝影班導師,1970 年前後進入香港國泰電影公司任職劇照,由文友張景熊(小克)介紹認識金炳興,吳漢霖和金炳興一起拍過香港作家鍾玲玲一齣短片,原訂合組公司拍紀錄片,可惜籌不到足夠資金和人事關係問題,最終取消計劃。吳漢霖經常出入《70 年代》雙週刊雜誌社,這是一個許多人可自由進進出出開放的地方,亦是文化藝術思想交流的空間,在那裏認識了很多熱愛文學藝術和懷有理想、關心社會、留意國際動態的年輕 70 人,吳漢霖曾參與保釣運動,爭取中文法定語文和反貪污捉葛柏示威集會。

1972 年一班青年攝影家為開拓攝影藝術新路向,舉行第一次七人攝影聯展《七人攝影展》(香港大會堂高座),參展者包括吳漢霖、鄭凱、張景熊、趙德克、莫國泉、黄仁達和楊紹宜,同年四月由《中國學生周報》攝影版主催座談會公開討論「香港攝影風氣」。 1973 年 3 月組成《八人攝影展》(香港大會堂低座展覽廳)參展者包括吳漢霖、陳廷青、陳樂儀、鄭錦文、張景熊、何世驊、莫國泉和溫仲賢;同年 4 月第二次七人攝影聯展《攝影展覽一九七三年》(歌德學院及香港藝術中心)參展者包括吳漢霖、陳廷青、陳樂儀、張景熊、何世驊、莫國泉和溫仲賢;同年九月第二次七人攝影展成員加入鄭凱和楊紹宜合共九人聯展《9330 攝影展》(香港藝術中心及法國文化協會)。攝影展主要探討香港沙龍攝影畫意作品以外,銳意創新攝影藝術的表現能力,富實驗性創新的攝影作品,無疑是一個很好的開始,可惜不為普遍的注意,但攝影家願意吸取新觀念和勇於新嘗試,第一次《七人攝影展》仍尊定了 1970 年代現代主義香港攝影歷史重要的座標。

文化傳承

吳漢霖赴英留學,1976~1979 年於諾丁漢特倫特理工學院(諾定咸特倫特大學)供讀創作攝影及電影製作,師從英國攝影大師雷蒙德.摩爾(Raymond Moore)。1979~1980 年於曼徹斯特理工學院(曼徹斯特都會大學)專研另類、特殊攝影影像系統技法,以優異成績獲攝影碩士學位,隨即留校任客席研究院士。

1981年回港,吳漢霖被認為是留學「先鋒」,以不同的觀念在攝影美學,以「光刻」的共時性作為“直接攝影”以至攝影本質的探索。熱心推動本地攝影藝術發展,於 Photo Center 和香港大學校外課程教授攝影,曾與多位學員成立攝影工作室並擔當義務導師,啟發學員對藝術的理解、攝影行為的閱讀和掌握相對精確的攝影技術,強調學員自主性,在創作過程中不斷反思。他的指導下,攝影工作室擁有各種專業沖晒器材,放大機、行溫防潮、過濾水源等設施,是為本地罕有的專業黑房之一。鼓勵彼此交流與觀摩,成員曾舉行多次展覽和另類文化出版,攝影工作室直至 2000 年解散。學員主要包括陳少雄、鄭煥治、夏耀文、李德銓、吳世傑、譚少華、楊振基,至今他們仍十分關注香港文化藝術發展狀況。

吳漢霖和小克識於微時的好友,從 1970~1990 年代一直緊密連繫,關心中國和香港文化歷史發展,多年來各自蒐集文章和畫冊,自 1970 年前後發表攝影作品、詩作刊於《中國學生周報》、《大拇指》、《文林月刊》等,小克亦在多份報刊、文學刊物撰寫大量文字專欄、影話、詩及藝評,共同引介東西方文藝思潮。倆人曾合作,1972 年小克與文友合編《四季》文學季刊(香港:四季編輯委員會),吳漢霖負責第一期封面設計;1974 年秦天南出版詩集《妻》(香港:四季編輯委員會),吳漢霖裝幀設計、小克負責插圖。1985~1990 年小克於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任職畫廊主任,策劃提案和吳漢霖再度合作,策展 1985 年《被攝物》七人攝影聯展(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),選展具潛力的、有相當水平的新秀攝影家;1987 年《暈影》針孔攝影展(香港中華文化促進中心),辦另類攝影工作坊及展出多位理工和浸會學院同學作品。由吳漢霖策劃理工同學和工作室成員拍攝前衛私人會所 I Club 內部建造,並於會所開幕舉行《雅象》紀錄攝影展 I Documenta(I Club,1983)。1995 年學員亦特邀吳漢霖聯展《十一格.攝影展》(香港視覺藝術中心),小克撰寫藝評〈不斷變換成這特殊的存在:吳漢霖的攝影〉,高度評價吳漢霖的攝影「是遇,攝取,然後贊嘆驚奇」。藉著教育工作和創作,吳漢霖和小克致力培養新一代青年攝影家,推動香港藝術發展付出諸多努力。

教育建樹

吳漢霖 1981~1985 年於香港理工設計學院(香港理工大學)擔任客座講師,教授工業和商業攝影、絲網印刷圖形複製。並於 1986~1989 年香港浸會學院(香港浸會大學)任教傳理學院講師;1990~1991 年為高級講師;1991~1997 年電影電視系高級講師/副教授,教授課程包括基礎及高級攝影、電影分析、電影製作基礎、電影及錄像攝製、廣播及電視製作概論。

1988~1991 年,吳漢霖為香港浸會學院傳播學院技術監督,主要規劃設計教學及配套設施,建立 Cibachrome/RA4/黑白相片晒印多功能攝影實驗室、專業電子閃燈/照明系統(總照明輸出高達每秒 30,000.00 瓦)、專業四色印刷實驗室(配備海德堡系統)、區樹洪影視中心現場錄像紀錄和照明系統、以及平面設計蘋果電腦實驗室。隨後,吳漢霖擔任學院不同技術或學術委員會委員,1991~1994 年為數碼圖像傳播規劃委員會主席,由傳理學院提出教學計劃(本科生)並通過評審小組和課程評審委員會評審和認可,主要包括規劃和設計教學大綱、課程文件和配套設施,建立專業音響/影像數碼處理視聽電腦室,提供電腦動畫、多媒體設計及製作教學工作坊、數碼/非線性/離線聲音處理及錄音製作、錄像編輯設備等等,吳漢霖為籌劃 1994 年香港浸會學院升格為香港浸會大學前作出了充份準備。

1988 年香港浸會學院組織第三個時期的中國電影《北京——台北——香港學生電影、錄像滙展》,電影系系主任林年同博士聯同吳漢霖、黃奇智、陳樂儀為主要統籌成員,這趟大規模電影節、研討會和展覽,將 1970 至 1980 年代十年來畢業同學,七十多部電影作品集中起來,展示北京、台北、香港電影人電影的發展線索。國際交流吳漢霖擔任顧問,策劃香港浸會學院和香港歌德學院合辦 Wanda Lazar 和 Arno Wilms「電影/錄像音響製作工作坊」(1993)、Christopher Janetzko「實驗電影工作坊」(1993~1994),引介海外資深電影業員分享製作經驗。

技術研究

吳漢霖早於 1970 年代開始研究碳印(Carbon Print)「恒久保存」影像介質技術,這一種可產生高質量耐褪色的影像技術,是他一直關注探究的重要項目。1997 年起進行開發 CMS 工作流程,配合 ICC 色彩技術管理、影像質量保證以及另類藝術出版「收藏級」技術複製,「恒久保存」影像以數碼藝術 DFA (Digital Fine Art) 和傳統藝術 TFA (Traditional Fine Art) 介質技術方式實現,這是吳漢霖個人重點實驗研究項目之一。

2000 年前後,吳漢霖回國內發展,以技術顧問總監之職協助影像工作室和專業照相館開發業務,領導設計師、藝術家和工作團隊,提供數碼色彩技術管理及器具支持系統解決方案。2008~2014 年創建德國哈內姆勒(亞太區)有限公司擔任總經理,2015~2018 年退居幕後,擔任數碼影像技術顧問,十年內成功引入世界高級藝術紙打開中國市場,推廣高質量藝術紙和高端打印技術,吳漢霖走訪全國各地評審認證,開辦課程、講座、參加國際會展技術交流,接收最新數碼藝術介質技術資訊,並與眾多從業員分享個人研究心得。直至 2018 年離開德國哈內姆勒公司,專注個人攝影創作。

個人創作

吳漢霖 2016 年於 C14 畫廊(上海)舉行《在山之前》首次個人攝影近作展,延續自 1990 年代後發表最新作品結集。隨後,計劃個人最新攝影項目《在山之前》第二部分攝影回顧展,預算 2020 年底在中國華東地區舉行,由於多個地方爆發疫情,原定計劃最終未能實現。2022 年 12 月 22 日,吳漢霖因病於番禺中心醫院安詳離世,遺物中超過萬張從未發表的實驗攝影作品,現由研究小組執行整理。

吳漢霖攝影美學的核心思想與方法,向個人生命深挖,執持對攝影影像藝術的探索與研究,對於自己一般的生活要求不高,“素與簡”是他的生存實踐。「希望能夠以特殊的視角看待世界,它將會是構成一個境界,可以因此而擺脫大部分世俗事物的煩擾,進入一個清靜的精神世界與平衡。

參考資料 Reference

2022   吳漢霖離世   Passed Away
2024   吳漢霖告別式   Memorial Ceremony
亞洲藝術文獻庫   Asian Art Archive
香港文學資料庫   HKLit Database
「小克檔藏」K.H. Archive